在使用
菌落計數儀對培養好的樣本(如培養皿)進行菌落計數前,恰當的預處理至關重要。它直接影響著計數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預處理步驟。
首先,要確保培養皿從培養環境中取出后,盡快進行計數操作。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,培養皿中的菌落可能會繼續生長、擴散或發生變化,從而影響計數的準確性。如果無法立即計數,應將培養皿放置在合適溫度下保存,以減緩菌落的生長速度。對于需要長時間保存的樣本,可考慮低溫冷藏,但要注意避免溫度過低對菌落造成損傷。

其次,對培養皿表面進行清潔處理。在培養過程中,培養皿表面可能會沾染一些雜質,如灰塵、冷凝水等。這些雜質可能會干擾菌落計數儀的識別和計數。可以使用干凈、柔軟的紙巾或棉簽,輕輕擦拭培養皿的表面,去除可見的雜質。但要注意擦拭力度,避免擦掉或破壞菌落。
再者,檢查培養皿內的菌落分布情況。若菌落過于密集,可能會形成堆疊或粘連,導致計數儀難以準確識別單個菌落。此時,可以考慮對菌落進行適當的稀釋或分離。例如,對于液體培養的樣本,可以通過梯度稀釋的方法,使菌落在培養皿上分布更加均勻。對于固體培養的樣本,若發現局部菌落過于密集,可以嘗試用無菌的接種環或針將其小心地分散開,但操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無菌原則,避免引入雜菌。
另外,還需要對培養皿進行標記和記錄。在預處理過程中,應在培養皿上清晰標記樣本的信息,如樣本編號、培養時間、培養條件等。這些信息不僅有助于后續對計數結果的分析和追溯,也能防止不同樣本之間的混淆。同時,要記錄培養皿中菌落的大致形態、顏色等特征,以便在計數時作為參考。
最后,將預處理好的培養皿放置在菌落計數儀的合適位置。確保培養皿放置平穩,與計數儀的成像系統保持良好的對應關系,以獲得清晰、準確的圖像。
總之,在使用菌落計數儀前對培養好的樣本進行細致的預處理,是獲得準確菌落計數結果的重要前提。只有嚴格按照規范的預處理步驟操作,才能充分發揮菌落計數儀的優勢,為微生物研究和相關實驗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。